长江日报-大武汉客户端报道
寒风料峭,武汉黄金口产业园里,一家生产碳粉的企业,正在昼夜不停地生产订单。
图 | 生产车间正在轰隆作业
复工后4条生产线马力全开
1月21日,记者驱车20多公里从汉口来到武汉宝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宝特龙”),车间里机器轰隆,4条生产线正在紧张作业,角落里堆满了一箱箱的成品碳粉。 这个占地30亩的企业,大门口的草坪被整理得干干净净,路上一尘不染,完全看不出被查封的痕迹。保安师傅笑着说,前一阵,大门左侧企业标牌的字掉了下来,都是工人们用胶水粘上去的。 要知道,“宝特龙”一直是行业翘楚。2017年以后,它的产量一直在全国碳粉行业占据前3名,产品远销东南亚、南美等26个国家和地区。 几年前,因为借款纠纷,“宝特龙”被判决归还借款几千万。经债权人某银行申请,江岸区法院依法对企业进行查封。2021年6月,因实际控制人及其委派经营团队骤然离场,该公司正式停产,上百名职工全部遣散。 曾经差点倒闭 创业不易,守业更难。该公司负责人说,几年前,公司为扩大生产,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碳粉生产线,这笔投资动了企业的“老本”,加上有股东撤资,使得运营雪上加霜。“生产设备还很新,要是拍卖了,对外人可能就是破铜烂铁,对我们则是东山再起的法宝。” 近年来,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司法解释中曾明文规定,对资金链暂时断裂,但仍有发展潜力、存在救治可能的企业,可以通过和解分期履行、引入第三方资金等方式盘活企业资产。“企业的底子并不差,只是暂时遇了资金周转困难。”江岸区法院执行局局长曹辉介绍,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,执行人员先后实地到企业调研多次,希望通过善意执行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。 在组织和解的过程中,债权人抵触情绪很大,坚持要拍卖企业财产来偿债。 善意执行让民企起死回生 “实际上,就算把企业的所有财产全部处置,也无法偿还全部欠款和利息。”曹辉介绍,经过执行员的反复做工作,债权人终于意识到,让“宝特龙”复工复产是“双赢”的路子。这家公司的客户非常稳定,市场占有率很高,只要复工复产,假以时日,偿债都不是问题。日前,在法院组织下,某银行和该公司签订了执行和解协议,帮助企业复工复产,待企业盈利后,再归还借款和利息。 企业负责人对于未来,信心满满。他介绍,复工一个月以来,已经收到了1500多吨的订单,对比以前的产销,半年的工作量已排满,后续还有订单在洽谈中。 该公司的一名员工透露,工人们还建了个“自救小组”的微信群,现在开工作业,会主动考虑降低成本,晚上8时以后电费便宜,大家就集中开工,“能省一点是一点,争取让企业早日走出困境”。